当前位置:
【中国传承•人才智库】编号[ZXW01815]郭伟艺•类别•传统美食•福建省
来源:传承人网 | 作者:小米 | 发布时间: 2024-12-19 | 216 次浏览 | 分享到:



姓名:郭伟艺

性别:男

民族:汉族

出生:1987年07月

籍贯:福建省南安市

类别:传统美食

成果:面线糊制作技艺

单位:南安市洪濑顺利面线糊店

收录单位:传承人网  中国传承人大数据库中心

简介:

郭伟艺,出生于1987年,为“顺利面线糊制作技艺”的第五代传承人,从读书时就半工半读跟随父辈在路边摊忙活,直到2006年响应国家号召入伍参军,2011年复员,回到老家,没有选择分配工作,而是全身心的学习面线糊制作技艺,接管家里门店生意,为了保持老一辈的手艺跟烹饪技艺,保持地道的口味,郭伟艺一直牢记老一辈的教导,使得面线糊的技艺到现在一直保留着原有的古早味道。

洪濑顺利面线糊制作技艺的创始人郭鼎,生于清光绪丁亥年(1887年),从小在洪濑街市生活,得到长辈传授烹饪技艺,并以自制面线糊闻名乡里,而后经营小食摊卖“面线糊”为生计。郭清泉,生于1928年2月,年少时随父亲郭鼎学习面线糊制作技艺,成为“面线糊”制作技艺的第二代传承人。从1970年开始, 17岁的郭文亮就帮父亲郭清泉在街道边摆小食摊卖面线糊,学习面线糊的烹制,成为“面线糊”制作技艺的第三代传承人。经过多年的探索研究,他将面线糊创制出了一种独特风味,成为他开办小餐馆的一道特色小吃。很多赶早市的小商贩或乡下农民,就慕名来到餐馆里,点上一碗面线糊,配上一根油条,有滋有味地喝着、吃着,驱赶着饥饿和疲劳。为传承祖上技艺,从1989年9月开始,作为兄长的郭文亮就将自己多年制作面线糊的技艺与心得,悉数细心传授给对美食颇有兴趣和讲究的第四弟媳戴玉玲(出生于1963年,当时戴玉玲与丈夫郭顺利因生育两个男孩,生活困难,到郭文亮在树德寺开设的小餐馆帮工)。戴玉玲认真地学习制作面线糊技艺,两个月后,就出师了。

洪濑顺利面线糊2015年评为“老字号保护单位”、2015年评为“福建百年老铺”、2015年荣获“福建名小吃”、2016年荣获“中华名小吃”、2016年荣获“泉州风味小吃”、2019年荣获“南安市十大风味小吃”、2019年受邀参加第十二届海峡两岸(泉州)农产品采购订货会。郭伟艺在2019年任职《南安市风味小吃协会 》副会长。

工作图片:



入库时间:2024年12月19日

声明:以上资料已由申报人承诺真实,如有虚假,由申报人承担全部责任

注明:版权归属为本网,如转载须说明来源



特别申明:本大数据库收录的传承人仅代表他本人从事这个领域的文化或技艺的传承,是一种荣誉,而不代表其技艺水平的高低,经营是否合法,以上内容资料均由申报人提供和真实性的确认,一切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