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传承•百年老店数据智库】编号[CCLD00006]庵宫口焕超(福建)食品有限公司•类别•传统美食
来源:传承人网 | 作者:小米 | 发布时间: 2025-01-13 | 282 次浏览 | 分享到:

单位:庵宫口焕超(福建)食品有限公司

法人:吴碧娥

属地:福建省晋江市

特色项目:手工鱼丸制作技艺

收录单位: 传承人网 中国传承人大数据库中心

特色简介:

庵宫口焕超(福建)食品有限公司始创于1874年,已有150年历史,于2021年组建公司,是一家食品加工企业。目前公司有2家直营店,员工15人,主要生产经营鱼丸、肉丸等加工,主要产品有拳头母、鱼丸、肉丸、鱼卷、五香卷等二十几种。公司坐落于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深沪镇东垵社区爱东路5号,现有厂房面积1800平方米,采用半机械化生产,但依然保持着使用最传统的配方、纯手工制作,真真实实的保留传统技艺的“老味道”。

庵宫口焕超(福建)食品有限公司始创于1874年,创始人张昌盘是一名走南闯北的船商,在广东接触鱼丸的做法后,结合深沪特有的海鲜,研制出别具一格的“深沪水丸”。1896年,第二代继承人张道炳时期,其产业更发达。张道炳在继承父业中,又研制出“虾丸”新样品,经油炸加工成“虾丸浮”。因保鲜能达月余,在泉州设总批发站,销往台湾、上海、广东、福州等埠头。由于张氏鱼丸知名度高,人们将张氏家族居住地叫“虾丸巷”,称张道炳为“虾丸炳”,至今还沿袭其称。1949年,第三代继承人张孚赤跟着父亲学习水丸的制作技术,新研制了肉卷、鱼卷等品种。由于体制的关系,街上没有私人的小吃店,便在供销社的店组内卖水丸,把水丸生意继续发展壮大。1977年,第四代传人张于焕继承了这间家传的鱼丸店。经改良,张于焕研制了深沪水丸、拳头母、鱼饼、虾仁羹、马鲛鱼羹等二十多种品种,使得深沪水丸更加美味,种类更加丰富,成为深沪水丸的“招牌店”。因为坚持采用新鲜上等食材,制作考究,树立了良好的口碑,产品远销全国各地。2008年,第五代继承人张少恒子承父业后,顺应时代的变化,尝试用新鲜的食材(如墨鱼、芋头、黄花鱼等)研制出新的鱼羹、鱼丸,使得这项传承了 150 多年的制作技艺更加精湛,生意更加红火。

因为产品供不应求,新建了1800平方米厂房,成立了“庵宫口焕超(福建)食品有限公司”。新建厂房后,引进先进的设备,改善人工在前期备料上耗时过长的问题。虽采用半机械化生产,但依然保持着使用最传统的配方、纯手工制作,保留传统技艺的“老味道”。同时,顺应人们生活的需求,继续积极研制新口味的水丸。在营销上,注重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借助微信、抖音等新媒体线上平台,不断提升深沪水丸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公司主要生产拳头母、鱼丸、肉丸、鱼卷、鱼羹、鱼卷、鸡卷等二十多种品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特产是拳头母。拳头母来源于以前鱼肉不好储存,台风天又无法出海捕鱼,便开始制作猪肉丸,由于肉丸要选用没有筋头的纯瘦肉,有筋头的肉只能被扔掉,属于浪费。于是尝试将有筋头的肉搅碎成团,结果大受欢迎,因形状如拳头,固又名“拳头母“。制作拳头母,要先将有筋道的猪后腿肉打成肉糜,再加入地瓜粉、味精、盐、水、猪油、五香粉、蒜蓉等调料搅拌。以前两斤肉需要 4 个成年小伙子不停捶打 45 分钟才能完成,现在采用机器捶打后,只需制作者随时观察机器捶打肉的状态,等肉打出光泽感后,再运用巧妙的手捏出拳头母的形状。另外一种特产便是鱼丸,鱼丸形状有圆、块状,以“味鲜不腥、质脆不硬、肉嫩不烂、触璧如球、口齿留香”形成特殊的风味,其脆感爽口,多食不腻而闻名。深沪鱼丸得利于深沪的地理环境和独特的传统技艺,是闽南传统名点。鱼丸精选本地盛产的墨鱼、马鲛鱼、鳗鱼等鲜肥海鲜,经去皮剥骨取肉后,放于低围大瓷壶里用手捣碎,再分程序加配清粉(特制纯净地瓜粉)、肥肉、蒜蓉、味精、盐等调味品,细搓到一定程度,再加水搅拌,捏成不同形状,在水沸腾后放入,煮熟即成品。掌握手感是鱼丸制作过程中的重要技艺。

庵宫口焕超水丸店,2010年荣获泉州市老字号企业协会理事单位、2015年担任深沪小吃公会常务副会长、2016年被评为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晋江小吃制作技艺(深沪水丸)》代表性非遗继承人、2018年产品“墨鱼丸”荣获晋江首届名小吃称号、2019年荣获首届晋江市特色小吃烹饪职业技能竞赛二等奖、2023年担任晋江市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协会第一届理(监)事会理事。2024年荣获CCTV-17 央视品牌展播。

图片展示:



入库时间:2025年01月13日

声明:以上资料已由申报人承诺真实,如有虚假,由申报人承担全部责任

注明:版权归属为本网,如转载须说明来源





特别申明:本大数据库收录的传承人仅代表他本人从事这个领域的文化或技艺的传承,是一种荣誉,而不代表其技艺水平的高低,经营是否合法,以上内容资料均由申报人提供和真实性的确认,一切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