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传承人”走出一条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致富大道
来源:传承人网 | 作者:晓敏 | 发布时间: 2022-04-15 | 1577 次浏览 | 分享到:

        四月,春风拂柳,万物生长。《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国家开发银行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就犹如一道春风,吹到了大江南北。“文化引领、产业带动”“农民主体、多方参与”如何落地实施? 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有效机制如何建立?优秀传统乡土文化在乡村振兴中如何得到有效激活?“中国传承人”走出的一条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致富大道,或许值得借鉴和推广。

 “中国传承人”推进文化产业为乡村振兴赋能

         4月13日,中国传承人大数据库中心主任潘辉一行,来到了位于成都市郫都区友爱镇青冈村的美亿禾乡村振兴(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占地约100亩、投资1400多万元的示范项目基地。基地一切基础设施的建设已进入收尾阶段,来自于当地的村民正在整理基地里的花草树木。这里,将在“五一”期间,开门迎客。届时,这里除了传统的垂钓、赏花、烧烤、民宿、餐饮等旅游项目外,一大批传统文化产业项目,如道教文化、道医文化、传统手工艺、传统技能等将成为主角,登上乡村产业振兴的大舞台。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将在这里得到生动展示。中国传承人大数据库中心主任潘辉此行,就是为文化产业、“中国传承人”传承的具体项目,如何嫁接植入乡村旅游体验作最后的对接和指导。


         

      潘辉一边看,一边不时地问。最后强调说,乡村产业振兴,就犹如一颗大树,文化是其灵魂,文化产业是其主干,其他的是其枝叶。传统文化和乡土文化,方能够达到“一村一品”,形成自己的优势和特色。一个产业,到底要植入嫁接那些文化项目,就要与不同地域乡村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利用结合起来了。

        中国传承人大数据库中心在这方面已做了三年的探索。中国传承人大数据库中心成立于2019年。数据中心面向全国(全球)入库收录各地非遗文化、传统文化、传统行业的具有传承本领的从业者,建立了一个综合性的中国非遗和传统文化传承人才大数据库。它是一个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拥有自主知识产权IP的“中国传承人”荣誉品牌。其收录的“中国传承人”,参与传承、传播、弘扬、发展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秀传统文化、文化遗产,包括传统技艺、技能、技术、技艺等类,具有普世性、独特性、唯一性、濒危性,其涵盖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医药类,如理疗、蜂疗、民间中医、正骨、道医、养生、食疗、少数民族医药、祖传秘方等,传统体育类,如传统武术及健身方法,餐饮类如特色食品,名特小吃、特色美食、传统食品、土特产品等,酒类,果酱、醋、酱油等食用佐料类,手工艺类如雕刻、陶艺、剪纸等,戏曲类如传统表演、地方剧种等,农耕文化类如种养殖业,各类民间传统活动类如各种民间艺人、民间艺术等等。“中国传承人”的这些传承项目既是传统文化、乡土文化项目,有的本身也是乡村振兴产业项目。如何将这些进行弘扬、传承?项目做强做大?如何将这些项目植入嫁接到乡村振兴战略中去,中国传承人大数据库中心和美亿禾乡村振兴(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的这次合作就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 留言
提交